12 6月

1. 基本性質比較
指標 | 雙氧水 35 % (Hydrogen Peroxide) |
漂白水 (Sodium Hypochlorite 10 % w/v,常用商用濃度) |
---|---|---|
有效氧化劑 | H₂O₂ | 次氯酸 HOCl / 次氯酸根 OCl⁻ |
pH(原液) | 1.5 – 4.5(酸性) | 11 – 13(強鹼) |
氧化還原電位(ORP, mV) | ≈ +1 050 | ≈ +815 |
氧化當量* | 0.50 g 有效氧/1 g H₂O₂ | 0.25 g 有效氯/1 g NaClO |
主要穩定劑 | 有機磷酸鹽、錳螯合劑 | 氫氧化鈉、磷酸鹽、聚磷酸鹽 |
刺激性 | 酸性灼傷、強氧化 | 鹼腐蝕、氯氣揮發 |
* 有效氧/氯可用於計算對微生物及色素的破壞能力。
2. 氧化力與殺菌效率
2.1 殺菌機制
-
H₂O₂:釋放 •OH 氧自由基 → 破壞細胞膜脂質、DNA。
-
HOCl/OCl⁻:穿透細胞壁 → 氧化蛋白質中硫氨基酸殘基。
2.2 時間-劑量參考 (25 ℃, pH 7)
微生物 (log reduction) | 雙氧水35% 稀釋至 1000mg/L H₂O₂ | 漂白水 稀釋至 100mg/L 有效氯 |
---|---|---|
大腸桿菌 99.9 % | 30 秒 | 60 秒 |
金黃色葡萄球菌 99.9 % | 45 秒 | 90 秒 |
黴菌孢子 99.9 % | 5 分鐘 | 10 分鐘 |
結論:在等氧化當量下,35 % 雙氧水經稀釋後仍具較快的殺菌速率;但漂白水對藻類、黴菌有持續抑制優勢。
3. 穩定劑配方差異
穩定劑 | 作用 | 雙氧水 | 漂白水 |
---|---|---|---|
有機螯合劑 (HEDP) | 抑制金屬催化分解 | 典型 50–100 ppm | 極少 |
NaOH | 調 pH 抑制自分解 | 無 | 0.5–1.5 % |
聚磷酸鹽 | 緩衝 pH、分散鐵離子 | < 30 ppm | 0.1–0.3 % |
重要提醒:H₂O₂ 穩定劑過多會提高殘留;漂白水若 pH < 9.5,HOCl 揮發易導致氯氣刺激。
4. 安全稀釋 SOP
以35 % 雙氧水稀釋至 3 % (w/w) 為例;漂白水操作相同原則
-
個人防護 (PPE)
-
抗化學護目鏡、面罩
-
耐酸鹼丁腈手套、PVC 圍裙
-
通風櫃或局部排氣
-
-
設備
-
HDPE beaker;耐化槽配常溫去離子水
-
玻璃或 PTFE 攪拌棒
-
-
稀釋原則
-
永遠是“將 H₂O₂ 加到水中”,避免局部高溫分解
-
目標濃度 C₂ = C₁×V₁ / (V₁+V 水)
-
-
步驟
-
預先量取 水質百分比 90 % 體積
-
緩慢沿壁加入 H₂O₂ 原液(35 %)
-
攪拌 5 min,測 pH:2–4 合規
-
標示日期、濃度,冷暗保存
-
-
漂白水稀釋要點
-
保持 pH > 10 → 有效氯較穩定
-
避免加酸;酸化會產生氯氣
-
陰暗冷室,避免紫外線分解
-
-
棄置
-
雙氧水:3 % 以下可大量水沖稀排放;≥ 8 % 需加觸媒分解
-
漂白水:稀釋後可排放,但需中和 pH 8–9
-
5. 應用場景選擇
行業 / 目的 | 推薦化學 | 理由 |
---|---|---|
食品加工 CIP | H₂O₂ 3–5 % | 無氯副產物、沖洗後分解成水氧 |
泳池 / 循環水消毒 | NaClO 5–10 mg/L | 餘氯持續抑菌,經濟性佳 |
電子零件終清洗 | H₂O₂ 超純 5 % | 無殘留金屬/氯離子 |
織物漂白 | NaClO 500–1000 mg/L | 高 pH 減少纖維降解 |
模具 / 矽膠脫模劑去除 | H₂O₂/IPA 混合 | 避免氯化物腐蝕鋼模 |
6. FAQ × 風險管控
問題 | 答案 |
---|---|
35 % 雙氧水可與次氯酸鈉混用嗎? | 不可!將急速產生含氯氧化劑與氧氣,易爆炸。 |
漂白水為何變黃/味道變弱? | 有效氯分解,可能因紫外線、金屬雜質或 pH 下降;需重新配液。 |
雙氧水分解溫度? | > 60 ℃ 分解加速,一般建議室溫 < 30 ℃ 儲存。 |
貯存容器材質? | H₂O₂:HDPE、PTFE、鋁;NaClO:HDPE(避光),不建議金屬。 |
-
索取:雙氧水 3 % 稀釋安全流程(中/英)
-
索取:35 % H₂O₂ 與 10 % NaClO SDS、穩定劑配方詢價
-
聯絡我們:info@jwchem.com.tw|+886-2-2592-4252
JW Chem 提供 危險品倉儲 + 合規運輸 全鏈條服務,助您安全、有效使用氧化劑!